close
座談會現場

我是60年代出生的,我們參加高考的時候是在改革開放以後,1987年,那個時候高考已經開始逐漸走上軌道。那時候參加高考,考試前三個月有個預考,這個預考比正式高考更殘酷,它意味著你是不是有參加高考的資格。

跨越60年 6代考生曬高考記憶

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又到一年高考季,今年是國傢恢復高考41周年。從1977年的冬寒料峭到2018年的春暖花開,中國高考改革的大刀闊斧,也是改革開放以來波瀾壯闊的一個縮影。

對待高考,傢長、考生都要淡定一點。主要還是靠平時的學習,當然還是有一些運氣,像體育比賽一樣,主要還是平時的努力。在這裡祝福考生都能過關,每一個都能考上理想中的大學。

高考分科有三類:理工、醫農、文科

我那時候高考相對於現在來說,不管是傢長還是社會,心態都還是挺正常的,既沒有像前面幾位老師說的那樣,因為時代的原因,有一些限制或者用現在的眼光來看挺不可思議的事情,也沒有當今社會及傢長那種把高考看成不得瞭的一件大事的那種緊張、什麼交通管制,工地停工這種。相較於如今學生的多種選擇,我們那個時候錄取還是挺難的,也算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吧。不過我們那時候心態都還挺好的,就當成普通考試那樣看待瞭。我今天到是有點緊張,因為一周後我兒子高考。

彭董明 90後 大學老師

我父母是農民,隻知道兒子今年要高考,幾月幾號他們沒問我,我也沒有說。當時條件有限,無所謂加強營養,大傢都這樣。我們就這樣糊裡糊塗的但也很快樂地過來瞭。當時也沒有任何復習資料,是各科老師自己編的資料,自已刻鋼板,自已推油印機印出來的。每科發七八張8k資料。我就讀那幾本課文過來的,沒有其他東西。那個年代學習毛主席著作,學習雷鋒,那個時候考上就考上瞭,考不上就回傢種田,考上大學也都是國傢統一分配。現在年輕人雖然沒有國傢統一分配,但是也有瞭選擇的餘地,可以選擇自己的愛好,選擇自己的志向。

我們那時候高考也沒現在這樣如臨大敵一般的,大規模清場,拉一根紅線,外人不得進入的狀態。考完瞭以後就開始填報志願,那時候跟現在填報志願是完全不一樣的。很揪心,在不知道自己準確分數的前提下估分填報志願。很多農村的考生是為瞭確保“跳農門”,就低不就高,所以很多能夠考到本科的,反而報瞭中專,甚至高出中專的分數線幾十分。很多同學後來在中專畢業之後又參加各種成人高考補念本科,獲得更高的文憑,這都是那個年代的比較普遍的事。我們上大學的時間是在80年代後期,眾所周知,我們的國傢在那時候發生過比較大的變革,很多同學的命運在大學階段就發生瞭劇烈的變化。即使在恢復高考制度10年之後,千軍萬馬擠獨木橋的狀態還在繼續。那時候高考對於絕大多數高中生來說,還是一件很殘酷的競爭。經過三四十年的改革開放,現在的形勢已經發生瞭很大的改變,高中畢業生的選擇更多瞭,高考不再象當年一樣的“華山一條路”,這是國傢和社會進步帶來的深刻變化。

到校的第二天開始軍訓,校長給我們做迎新的講話。我們醫學生有一台灣電動床工廠個醫學生誓言,剛上大學,整個人還是比較憧憬的狀態,突然校長帶著我們手一舉,感覺就不一樣。給我的感覺就非常神聖,很嚴肅。所以說這三件事情我記得非常清楚,對我人生性格的奠定給瞭一個基礎。

又是一年的高考季,高考是所有年輕人所要過的第一關,也是他從青少年時期遇到的第一次檢閱和挑戰。

徐夢蓓 80後 博士

我是經歷90年高考,考到武漢來深造。俗話說“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拼”。高考給我們提供瞭一個最公平的打拼舞臺,給瞭我們一代代人改變人生的機會。

我經常就會想,我當年在農村老傢看著我傢那塊地,就產生瞭想離開農村的動力和夢想,現在這個世界發展到這個時候,我想出去看看先進的東西。現在的孩子很少有這樣的夢想,他也沒有饑渴感,也沒有當年我們為中華崛起之讀書報國的情懷,也沒有助人愛人的情懷。所以我覺得我們大學也好,初中高中也好,教育者需要真正宣傳反省一下。這當然社會也在進步,也不能這樣批評年輕人,隻是說一些我的一些經歷。

王穎 70後 作傢

我的文科比較好,又喜歡看書,當年考取全縣文科第一名,也是我們村裡出來的第一個大學生。畢業後,從事語文教育,非常喜歡這份工作。有時候我也會把高考與讀書的夢講述給我的學生,和學生們一起學習,讀書。

我參加高考是1965年,當時在農村縣城讀書。全縣隻有兩個畢業班,就是縣中兩個班,沒有考點,去別的縣去高考的。畢業考試以後才分科。畢業考試是整個地區的會考,通過瞭高中畢業瞭,然後再分科復習進行高考。復習時間隻有二十多天,不超過一個月。那時候分科有三類,第一類理工,第二類醫農,第三類文科。我屬於第三類文科。當時我的學習成績在班上還不錯,報文科還是理科,班主任和我溝通說,雖然我各科發展比較平衡,但是他知道我的興趣是文科,讓我報文科算瞭,於是就這樣定下來瞭。

我的孩子明年高考,我有時候覺得我們做傢長的把註意力過分地聚焦於孩子瞭。我們自己做傢長的,要淡定,心裡有眼裡沒有。我們重視孩子考試的事,可以默默做一些硬件條件,比如讓她準時提前抵達考場,能夠晚上像平常一樣休息好。尤其是考前一兩個月心態的調試。高考是18歲孩子面臨的重大的檢閱,但絕不是他人生的終點。過去我們說不能輸在人生的起跑線,這是一個錯誤的觀點,因為人生的勝負屬於他自己,起跑線不能決定他的終點。在起跑線上我們要正常地按照發令槍響之後開始起跑,到瞭大學後我們再繼續努力。18歲到22歲最寶貴的時間,在擁有最強壯體魄的時候,我們可以吸收更多的文化知識,學習更多的技能。我祝願我們的高考生在6月的7、8號,順利地參加自己青年時期第一次檢閱之後,成功地跨入自己的成人時代,在之後的學習生活中取得更新更美好的未來。

我當時填志願的時候,父母隻是鼓勵卻無法指點我的選擇。所以在專業志願填報時比較盲目,沒找到職業規劃之專業填報的指點,回頭看,走瞭一些人生的彎路曲折。在中學時我認為我比較積極、活潑,比較愛與人打交道,善於感悟。若人生可以重來,我想我可能會選擇人文學科類專業。在之後的職業發現道路中,很多時候我發現我比較擅長思考人和社會的關系。但是,我也認為,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階段的經歷都是成長的財富,無需後悔。

座談會現場

說到對現在參加高考的同學們的建議,有兩點是我感受比較深刻的,一定要盡量選擇自己既喜歡又擅長的專業,因為隻有這樣的選擇,才能給以後在專業上的學習持久的動力。第二點就是保持學習的心態,不論是上學還是工作,都要堅持閱讀和學習,而且真正深層的愉悅,也往往來自於對某一事物深度的研究。

經過近三個小時多位嘉賓的分享與討論,座談活動在意猶未盡的熱烈氛圍中圓滿落幕,但關於高考的故事卻依舊繼續。

結果出來之後,我奶奶跟我說一句話,我太爺爺是郎中,我爺爺是木匠,所以醫生這檔事從我爺爺這裡斷瞭,到我這裡又接上瞭。當時我奶奶的話也是非常樸素,她說學醫一定要好好學,學醫要對窮人好一些,將來窮看病富人花錢。

我是學理科的,可能我當時文史基礎更好一些,但是80年代我們當時有一個口號,叫做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就是說學理工是特別光榮的一件事,還有就是我曾經問過我的父親,我是學文科還是理科,我的父親是工程師,他很支持學習數理化。但是我的數理化成績不很好,最後我還是轉到文科班去,參加文科班高考前三個月的沖刺。

高考是改變命運的一個最公平的機會

渴望讀書渴望學習更多的知識

我是我們村裡第一個考上大學的,父母非常高興,給傢裡可謂是光宗耀祖的榮譽。我媽媽是沒有讀過書的,我的父親隻上過私塾,當時父母全力支持我卻不加幹涉。我的想法就是通過讀書改變這個臉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我當時以縣裡第二名的成績考取湖南省嶽雲中學。後來考上瞭武漢鋼鐵學院,現在的武漢科技大學。回過頭來看的話,我真的非常感恩高考這個人生的平臺,感恩自己在這樣的一個社會中,能有這樣的機會能夠追尋自己的夢想,來到大城市,有更廣闊的空間,有更多機會感受這個世間的多元化。所以說時代給與瞭我們機會,沒有戰爭沒有動亂沒有流離失所,能安安靜靜地讀書,考上大學。

5月30日,來自40、50、60、70、80、90不同年代出生的高考參與者,相聚一堂,共同回憶自己當年的高考故事台灣電動床工廠和親身經歷,在其中或許能看到你熟悉的情景和故事。

我對今天高考生想說的話呢,就是我在網上看到有關高考經歷的詞,給大傢分享一下:“這是一場沒有硝煙彌漫,卻有千裡的征程。眼望煙塵滾滾,一心向前沖鋒。夢裡題名金榜,笑語歡;晨起快速奔赴考場,紅霞滿天。廢寢忘食隻為執著,人生幾回如此拼搏?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拼,愛拼才會贏,贏得生前身後名。”

我覺得這一段話能觸動我回憶的開關,我相信也能夠激勵現在或者以後千千萬萬的高考生去經歷高考,開拓未來。

賈洪武 70後 大學教授

上大學是一種使命感

我能夠考上大學,有賴於父母的支持,我父親是老師。我們那時候考上瞭就是從農村戶口變成城市戶口,吃農業糧變成供應糧,也不管是什麼學校,重要的是要考上。我在93年參加高考,錄取通知書來瞭後,傢裡請親戚鄰居吃飯,村裡有一個年紀很大的,在我們村也是屬於比較有學問的,他說我是我們村建國以來第三個考上大學的。以前隻是覺得考上大學很高興,可以脫離農村瞭,但是他這麼一說突然有一種使命感,全村人的使命感。當時我考的是醫學,也是比較熱門的,醫學、郵電、鐵路在當時都是比較向往的。

2018高考之際,騰訊大楚網聯手 陵書院共同策劃一場別開生面的高考主題座談會活動,邀請到不同時代的高考親歷者分享當年的高考故事,再現一代人的青春、夢想與情懷。

那時候學習很純粹,對知識很渴望,總感覺有很多需要學。當然,考試也沒有現在的孩子們壓力這麼大,大傢都是抱著自己的理想去學習去考大學。

1977年恢復高考的消息傳來後,我特別興奮,立即在傢復習備考。當時高考正是盛夏時節,但是一點都感覺不到炎熱,隻有興奮。高考那天,我借上一輛自行車,跑瞭三十多裡路,早早趕到考場。

每個人對高考都應該有個規劃

我們當年高考的時候心態比較平和,也沒有想過什麼未來,能考上哪個學校就考上哪個學校,能錄取就行,至於專業當時根本就不懂。但是現在看來,傢長應該早一點跟孩子一起規劃一下:你喜歡什麼,你將來想做什麼,你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這些,都應該跟孩子談一談,然後鼓勵孩子向著自己愛好的專業努力,進而去瞭解一下喜歡的專業有哪些學校,能進哪些學校,往這個方面去努力可能會好一點。

王少鋒 50後 教師

憑英文專長通幾次重要考試

我們參加高考那一年可能算是新世紀的第一屆高考,也遇到瞭湖北省高考一次比較大的改革,也就是由各科考試到語數外分科考試再加一門文科綜合,就是俗稱的文/理小綜合高考。當時對我們來說應該是一個比較大的挑戰,老師們也在努力探索文科綜合考試的規律。當時學校抓得很緊,我們這屆學生從高一開始,到高三,都是每一個星期上五天學,星期六補課一天,星期天還要再補半天課,時間很緊張身體也感覺挺累。當時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很困,上每節課都有種睡眠不足的感覺。心理上也有很大的壓力,就這樣按部就班地過瞭三年。

那時讓我值得紀念的是,我語文成績一直比較好,滿分60的作文,我基本沒有下過55分,還經常得滿分。之後選專業時比較迷糊,那時候計算機、金融比較熱門,傢長就認為選這些專業容易就業。那時我們自己因為看一些香港電視劇,又覺得律師、記者這些職業比較有意思,我當時就想選這些文科專業。後來我們語文老師因為很喜歡我,特地找我談話,問我打算選什麼專業,她說我語文比較好,可以在把文學功底再打紮實一些的基礎上,再選一個和英語相關的專業,這樣以後可以做雙語的工作,比如翻譯、老師等等,學習時對看國外第一手資料比較有幫助。當時我就聽瞭我們老師的話,後來也證明這確實是個很有幫助的決定。很多考研考博的同學都卡在英語的經歷,但因為我是英語教育專業,所以這一路考上來還是比較順利的,英語上面就沒有受過什麼大的挫折。而且我們現在需要讀很多英文原著和論文,良好的英語功底也讓我能較快地進入學習狀態。

當時比較遺憾的是,我偏科比較嚴重,影響瞭高考的整體成績。現在我也從事瞭多年的教育工作,參加過很多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工作。有時會開玩笑,如果現在的我能遇到高中的我,一定能治好自己的偏科。這些經歷都促使我將哲學、心理學、教育學作為自己畢生研究的內容。這也是我工作幾年後知道自己真正的能力和興趣所在後,繼續深造時的選擇。

蕭志東 70後 大學教授

韋啟文 40後 作傢

考前放松心態,輕松應對考試

我是在2009年參加的高考,也算是90後最早一批參加高考。我本來以為對當時考試那兩天會有很深的印象,但現在回首來看,包括我去問我當時的同學,大傢都對那兩天考試沒有什麼特別的印象,我們更多是對考完之後同學之間的離別比較懷念。考試的那兩天其實我們也沒有怎麼復習,大傢都是在操場上散散步,同學之間聊聊天拍拍照,以一個比較輕松的心態去面對考試。我們根據考試的分數、排名來填報志願。但其實我們對於大學的專業一點也不瞭解,當時就根據報考指南看每個專業介紹選擇的專業。

高考就是人生中比較大的考試,但不是最重要的事情,也不是最關鍵的事情。對於即將考試的同學來說,能夠調整好心態,以平常心來應對平常的考試。考過瞭就過去瞭,不要有得失的心理,好好準備好接下來的考試。關於填報志願,更多是要結合自己的興趣,可以提前做一些職業規劃的咨詢。我們並不是唯分數是論,但是更好的大學能夠提供更好的平臺,有更多的機會能夠結識更多的朋友。

李雪原 60後 大學教授

正文已結束,您可以按alt+4進行評論
41B05E301CECDD00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台灣電動床工廠
    全站熱搜

    qwo006wq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